【人大代表專訪】她是村里的“女當家” ……
在荔波縣玉屏街道,聽當地干部介紹,時來村有個“女當家”,名叫覃力珍,她是時來村的副主任,還是州十四屆人大代表、荔波縣人大常委會委員。擁有這么多身份的覃力珍積極主動投身基層建設,投身決勝脫貧一線,彰顯了一個人大代表的責任擔當。
覃力珍一直牢記自己是被群眾選出來的代表,嚴格要求自己盡職履責, 做好群眾與政府的橋梁紐帶,時時想群眾之所想,急群眾之所急,時刻不忘自己是黨員身份,認真踐行入黨誓詞。在工作崗位上,她勤勞敬業、心系百姓,贏得廣大群眾和領導的稱贊。
“一花獨秀不是春,百花齊放春滿園。”2003 年,覃力珍個人開始進行石漠化治理,后來,她又帶領失地的時來村村民在石漠化嚴重的龍寶山種上千畝果樹,把原本只看見石頭的山坡變成了“金山銀山”,至今已帶動 43 戶失地農戶治理龍寶山石漠化上萬畝。如今,龍寶山產出的水果遠銷國內各個大、小城市,43戶失地農民也實現了脫貧致富。
2013年,覃力珍又開始自己貸款,帶頭在果園內建立傳統農業轉型農旅結合的休閑農莊,把石漠化治理好的龍寶山轉型為休閑農業旅游觀光園,為打造百姓富、生態美的荔波而努力拼搏。期間,又帶動16戶貧困戶增收,成功摘帽脫貧。
當選人大代表后,覃力珍時時刻刻牢記人大代表的使命和職責,用行動堅守初心,用真情踐行使命,用責任彰顯出決勝脫貧的代表擔當,積極為民代言,做好人民群眾的調解員。她提議修建爛巖坡公路,在修路前期涉及到的占土、占地問題上,積極有效的同群眾進行溝通協調;在路的修建過程中,她充分發揮自己人大代表的職能,監督項目實施的進度和質量,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,為當地群眾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…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,為建公共安全護欄,在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沒有得到回應后,覃力珍多次跑企業單位拉贊助,功夫不負有心人,在得到企業贊助后,她又積極協調監督該項目的實施,該項目建成后,使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,群眾的安全得到可靠的保障,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贊許。
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覃力珍不管工作怎么忙也不忘加強自身學習,她說只有堅持不斷學習,不斷提高綜合素質,才能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,才能為建設美好、和諧、穩定的社會貢獻自己微薄之力。
她常說:“能不給政府增加負擔的,就一定不要給政府增加負擔,能不給政府添麻煩的,就不要給政府添加麻煩。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把群眾之間的糾紛,在群眾之間解決。”她是一個做大事講原則,做小事講風格,以大局為重,以法律法規為上,以廣大群眾利益為重的人。凡是遇到群眾不理解不支持時,她都能耐心進行解釋,使群眾心服口服。近年來,她處理過的群眾糾紛上百件,調解成功率達 95% 以上,為鄰里間的和諧相處、為維護地方社會環境的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。
天道酬勤,一分耕耘一分收獲。覃力珍先后被荔波縣評為“優秀農村實用技術人才”、被黔南州婦聯評為“巾幗英雄”稱號,榮獲過荔波縣“十佳巾幗創業標兵”、“荔波縣創業之星”等榮譽稱號。她創建的種植基地被省農委、省旅游局授予貴州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稱號,被貴州省婦聯作為鄉村振興巾幗行動示范基地。